徐小平:我是創投圈第二網紅 每一個創業者都應當具有成為網紅的才能 沒有就別創業瞭
2016-04-27
兩次創業掉敗後,莊威做的星客多被李開復和黃明顯看上瞭
2016-04-27
Show all

關於科技新媒體,也來寫一筆

作者:K同窗

前一段時光朋友李拓的《我為什麼不肯再存眷科技新媒體?》一文傳播甚廣,我和他曾供職於統一傢科技新媒體,比來失業在傢,也來寫一筆。

從兩篇文章提及

先從讀者視角說說我本身的瀏覽閱歷,在比來一兩個月裡,我認為彌補瞭我常識空泛、稱得上「有料」的中理科技類文章有兩篇,其一是小米產物司理康上明學的《Apple Pay 畢竟是甚麼?》,把Apple Pay和付出寶、微信付出放在傳統信譽卡付出的配景裡比較,我讀瞭這篇文章,聯合Engadget上的一篇外稿和蘋果官網的先容,算是把Apple Pay弄明確瞭;另外一篇是華為工程師薛凱的《華為為何要做手機芯片》,固然偏向顯著,但也把為何PC時期英特爾一傢獨大,而手機時期各廠商都要研發本身的芯片說明得很清晰。

兩篇文章的作者都沒有是科技新媒體編纂,而是在某些范疇有積聚的專業人士。

再看看我得到這兩篇文章的信息鏈條,第一篇來自微信同夥圈裡小米公關的轉發,而第二篇來自微博上電子行業剖析師潘九堂的轉發, 都從交際收集上來,和科技新媒體幹系沒有大。

我以為現階段科技新媒體的關鍵就在於此,即許多優良內容並不是由他們發明,而是出自一些專業配景人士之手,而人人得到信息的渠道經常是交際收集。

靠投稿沒有是久長之計

聰慧的科技新媒體開創人很早就把這一點斟酌在內,因而便有瞭投稿機制,試圖挖掘作者,吸納、挑選上文提到的優良內容,但畢竟沒有是久長之計。

從作者視角來看,許多專業人士實在並沒有自動撰文成篇的風俗,他們大概更偏向於順手在知乎上答復題目,即使寫成一篇完全的文章,也每每沒有投稿的認識和需求,在本身的博客、微博、"號上發發就完瞭。有投稿認識的專業人士和自媒體人(二者有些交集),要讓本身的文章盡量普遍流傳,或要在行業裡建立和牢固本身的位置,或純真為在某個平臺多一份支出,很天然會挑選全平臺輸出,虎嗅、百度百傢、本日頭條、簡書、知乎、微博、本身的"號或博客等等,如斯一來科技新媒體得到獨傢優良投稿勢必愈來愈難。

從讀者視角來看,靠譜的作者每每就是那幾個,間接存眷其"號,在微博或知乎上follow便可,不消科技新媒體當二傳手,並且,"號、長微博、知乎的默許排版每每比科技新媒體英俊。

再看看做者與讀者交互,微博、知乎這些生成自帶交際屬性的平臺,比科技新媒體強太多。

作者自建渠道太輕易、受眾follow作者又太簡略,科技新媒體弗成能靠投稿機制把這些作者轉換成本身的上風。

回到內容自產

既然如斯,科技新媒體要活下去還得靠自產內容,但這一兩年裡科技新媒體合作情況也在飛速變更。

拈輕怕重的套路欠好使瞭

某些先行的科技新媒體,應用一套拈輕怕重的辦法論,在此前與傳統媒體、流派的合作中占瞭很多廉價。

好比在表達時品德化,起先另有些新穎感,但如今新媒體編纂和運營沒有是在賣萌,就是在玩傲驕,動輒自稱「XX哥」、「XX姐」、「XX君」,已近俗套。

再好比「快速攅稿」,當業界又有大事產生,好比「阿裡又入股XX瞭」、「樂視XX又融資X億」之類,許多新媒體都邑第一時光出稿,來由不過是「大事沒有發聲,讀者長此以往就沒有來瞭」,不但網站要發,並且"號也要分秒必爭推送,必定要趕在「友媒」前頭,稿件內容就是根本究竟+扼要剖析,不雅點每每摘自微博或紙媒之前的剖析,再加上編纂群裡的談吐匯總。

但從讀者視角看來,我為何沒有本身去微博上搜大概本身Google呢,為什麼非要過你的手,況且許多科技新媒體編纂連給出鏈接的認識都沒有,文章讀起來老是可疑。

稿子不敷,翻譯湊

這險些是海內科技新媒體的又一個逆境,為瞭不頭條開天窗,科技新媒體編纂多若幹少都有熬夜翻譯外稿的淒慘閱歷。

但為何外稿就可以頂事呢?除母語和地輿上風,外媒對海內科技新媒體的上風大概就在時光積聚和專業配景。

先看看自力博客,好比John Grubber,應當算天下上名望最大的蘋果blogger,從2002年一向寫到如今,有開辟配景,他還開辟瞭Markdown這一標志說話;再好比Marco Arment,另外一位有名蘋果blogger,從2006年一向寫到如今,有開辟配景,曾在Tumblr擔負CTO;再好比Ben Thompson,他的Stratechery應當算今朝天下上最好的科技類自力博客之一,從2013年寫到如今,此前他在微軟和Automattic事情(非PR)。

再看看在科技新媒體供職的編纂,莫博士報導時政18年,在1991年轉向科技報導,一向寫到如今,Mary Jo Foley從1983年開端跟蹤微軟至今,撤除這些業界名宿,去Ars Technica之類的網站看看做者先容,每每也是寫瞭許多年。就算是有點橫空降生意味的Mark Gurman,今朝年事才20出頭,但也已為9to5mac寫瞭6年。

海內科技新媒體編纂裡,有如許專業配景和時光積聚的太少。

但別說海內科技新媒體沒有優良內容

順手舉三個例子。

第一篇,虎嗅李彤的《新浪早已失落隊,曹國偉為什麼增持》,就是由於這篇文章,新浪微博間接封停瞭虎嗅的帳號,文章勝在財政剖析,作者有投行配景;

第二篇,虎嗅前編纂李拓的《美國同性戀婚姻正當之時往返顧:5%生齒的辦事和買賣,中國LGBT傢當一年新變》,采訪踏實,一文寫盡中國LGBT傢當,即使放在紙媒,也可謂優良大稿;

第三篇,pingwest編纂fengshangyue的《親身加入兩岸Facebook臉色包大戰是一種甚麼樣的體驗?》,在我看來所謂科技新媒體就應當多產出如許的「生料」內容,即第一時光到達事宜親歷者。

在拈輕怕重的套路掉靈以後,科技新媒體畢竟要回到「厚重」內容上來,好比某科技新媒體建立瞭深度報導組,專門寫行業或公司研報,給一名前紙媒編纂開出瞭2萬起薪,再好比pingwest推出瞭主打特寫的欄目「黑鏡」,再好比界面的「中午」。

透辟的剖析、踏實的采訪、充斥細節的故事化敘事,紙媒曾以此見長,但悲觀點看,用沒有瞭幾年,這些都將成為優良科技新媒體的標配。我歷來都沒有以為科技新媒體自己有甚麼缺點和瓶頸,隻是須要時光積聚和沉淀,更資深和靠譜的編纂也會湧現。

Business Insider的CEO兼主編Henry Blodget每隔一段時光就會撰文表露運營數據,在2014年1月的一篇文章裡,他提到BI讀者量跨越瞭《華爾街日報》,曩昔一年中BI宣佈瞭許多查詢拜訪報導和特稿,被全球數百萬人瀏覽和分享,在文章末端他又重申瞭本身的斷定,如今的數字新媒體構造(Digital news organizations)就像1980年月的有線電視消息(好比CNN)一樣,還處在草創時代,但在往後的一二十年裡會愈來愈大、愈來愈好,BI其時的全職記者數目已到達70個,而2011年5月時這個數字照樣25。

這也是海內科技新媒體最好的將來之路。

末瞭的題目

末瞭的題目是實際題目,「幹兩年,跳到廠商,人為最少漲50%」,「幹兩年,幹自媒體,幫廠商寫幾篇就一個月人為」,「我沒有收車馬費,好嘛,有人收」,「辛苦接洽高朋,辛苦相同議題,末瞭沒有算編纂事情量」。

每一個公司都有陰陽兩面,對老板和公司沒有半點吐槽,那是邪教,但你不克不及盼望編纂幹兩年就走的媒體能連續產出優良內容,沒有管甚麼范例的媒體,都弗成能。

照樣援用一段迅哥的話:

實在曹操也是飲酒的。我們看他的何故解憂?唯有狂藥的詩句,便可以曉得。為何他的行動會訂定合同論抵觸呢?此無他,因曹操是個做事人,以是不能不如許做;孔融是觀察遲疑的人,以是輕易說些自在話。——《魏晉風姿及文章與藥及酒之幹系》

坐而論道老是輕易,這篇文也是站著耍嘴皮子沒有腰疼,媒體人也許都有說多做少的缺點,評論辯論媒體有無將來的確是這個天下上最無聊的工作。

我已開端懊悔為這個話題糟蹋瞭好幾個下晝,完整能夠用這些時光打星際2、看《真探》、撫琴唱歌、垂綸、睡覺、做啤酒鴨和小龍蝦、寫篇文章投給虎嗅,乃至本身開辦(僅僅是開辦)一個科技新媒體,你認為註冊一個"號大概註冊一個域名、賣主機、裝WordPress、買個或抄個英俊主題,能花多長時光若幹錢?

既然如斯,別糟蹋時光瞭,小龍蝦約起來?

本文首發於作者"號「永夏采石場」(yongxia0522),作者也沒有清晰這個號的定位,以是先容就免瞭。。。

題圖來自日劇《大川端偵察社》

文/K同窗(簡書作者)

原文鏈接:/p/899cdd3030b4

著作權歸作者全部,轉載請接洽作者得到受權,並標註簡書作者。

>> 檢察更多類似文章

Comments are closed.